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題是“水與文化”。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世界水日到來之際發表專題講話指出,今年聯合國特別強調“水與文化”的目的是呼吁各國在保護水資源問題上提高從文化、環境和經濟等領域的認識。
聯合國大會在1993年通過了設立“世界水日”的決議,2003年被確定為“國際淡水年”,聯大還制定了從2005年至2015年以“水,生命之源”為主題的“十年國際保護水源行動”。有專家預測,21世紀將是“水的世紀”。淡水是地球上最珍貴的資源之一。雖然地球表面70%的面積被水所包圍,但可以使用的淡水比例只占全球水資源的2.5%。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日前發表《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指出,全球用水量在20世紀增加了6倍,其增長速度是人口增速的兩倍。報告認為,能否在21世紀滿足持續增長的全球用水需求,將取決于各國對現有資源的有效管理。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到2007年,全球將有50%人口居住在城鎮,到2030年,城鎮人口比例將占全球總人口的近三分之二,進而造成城市用水需求激增。此外,由于地理環境、人口數量和社會發展水平不同,世界各國對淡水的需求量和占有量極端不平衡。全球缺水地區主要集中在人口眾多,經濟與社會發展相對落后的非洲和亞洲發展中國家。在許多發展中國家,干旱缺水已成為貧困和生態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目前,歐洲開發利用了75%的水力資源;然而在非洲,60%的人還用不上電,水力資源開發率很低。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各地水荒頻發,但水資源浪費現象十分驚人。全球50%的飲用水和發展中國家60%的灌溉用水白白流失;發展中國家90%的水沒有得到再生利用。在一些地區,由于無節制地抽取地下水,含水層已降低了幾十米。缺乏潔凈的飲用水嚴重制約著人類社會發展和身體健康。聯合國提供的數據表明,目前全球11億人無法得到潔凈的飲用水,每天有6000名兒童因水污染而致死,發展中國家80%的疾病與不潔凈的飲用水有直接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