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21日召開“調整市水務集團自來水價格聽證會”,對深圳市發展改革委日前提出的調價方案進行聽證。不少聽證會代表對深圳居民生活用水價格漲幅超過30%提出質疑,認為居民生活用水價格漲幅不應過高。
每一次水價上調都會引來軒然大波,好像是來了“洪水猛獸”。深圳發改委就水價問題進行了很多次聽證,每一次都招來代表的質疑:水價上漲超過了居民接受的能力。對于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漲價聽取民意十分必要,各類物價膨脹讓居民對漲價這個詞完全沒有好感,生活信心程度隨著生活成本提高而下降。但是不漲價居民就能享受到福利嗎?短期內居民福利得到保證;但長期來看,居民福利卻面臨著下降的風險。
深圳是沿海經濟綜合型城市,經濟熱度和人口密度決定其供水的緊張。據資料顯示,國內35個大中城市的綜合水價平均為3.77元/立方米(含污水處理費),而深圳平均水價為3.28元/立方米(含污水處理費),約低于平均數0.5元/立方米;2008年自來水凈資產利潤率為0.84%。深圳的供水價格竟然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年利潤率還不到百分之一,這使得水務集團幾乎成了完全免費的公益單位。按照市場供求關系來看,這是極為不正常的:一來由于自來水行業長期處于低盈利,導致供應商缺乏生產積極性,生產規模和管理方式難以與時俱進;二來隨著各行業生產成本的普遍提高,自來水供應商實際生產福利是下降的,這將導致生產服務水平無法跟進,生產設備得不到應有的更新和升級,飲水質量難以保證,三來由于城市經濟覆蓋面積擴展,供水需求暴漲,城市供水行業的落后將會成為城市發展的一大瓶頸。因此,社會整體長期福利是下降的。
水價上漲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生產的必然要求,但漲幅和收費方法卻也要征求民意。階梯水價非常適應現階段的居民消費,它要求保證居民基本用水成本的前提下,水價逐階提高;這樣既保證了生活用水,還能一定程度上達到環保節約的目的。至于提高的幅度,就需要聽證會上供應商和聽證代表在市發改委監督下找到供求新的價格平衡點。水污染和浪費是水價上漲的一大因素:水污染導致了飲用水成本提高,水浪費導致供求關系緊張;防止水污染和提高水的利用率才是遏制水價上漲的科學手段,也是經濟與環境和諧發展的長久動力。
深圳水價上漲有著合理因素,我們不能聽說漲價就一棒打死,就以為是“洪水猛獸”,很多時候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要經過科學論證再去博弈。 |